日期:2025-08-15 11:02:02
本报记者 祝盼 毛浓曦金富宝
近日,横亘在陕西咸阳泾河峡谷上方,距离上游坝址区域550米的东庄水利枢纽泾河大桥上,迎来近百名头戴安全帽的水利专业师生及数十名各级劳模工匠,由陕西省农林水利气象工会等单位主办的“‘匠心接力 共筑安澜’——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学子走进东庄水利工程”活动在此举行。
“对于立志投身水利行业的我们,在校该重点培养哪些能力?”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国家重大水利项目建设现场的“大咖”们,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水利水电专业学生李雨桐鼓起勇气金富宝,向宝鸡水发集团管网运行部副部长、全国劳模刘鸿斌请教。
“像水利工程识图与制图、工程测量与施工放样这些专业技能必须过硬,水力学、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等核心知识也要培养……”一个简单的提问瞬间变成一场生动的现场教学课,同学们纷纷围到刘鸿斌身边。
“我们在学习中发现目前很多方向都已经趋于智慧水利金富宝,它的发展前景和难点在哪”“独自坚守泵站多年,您认为在工作中如何保持初心与热爱”……泾河大桥上新铺设的路面沥青味尚未散尽,远处已浇筑完成的近230米混凝土双曲拱坝气势雄伟,学生们置身其中,纷纷开始向身边的榜样“取经”。
在参观学习前,主办方先在东庄水利工程教育研学基地开展了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4位劳模工匠分别为近百名师生进行宣讲。
据介绍,今年,陕西省总工会、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联合发文,推动形成劳模工匠走进校园、青少年走进企业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双进双向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本次活动就是该机制发挥作用的具体实践。
活动结束前金富宝,有学生希望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机电科科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战义能送给他们一句话。思考片刻后,王战义说:“把每个技术参数刻进心里,把每次实操误差嚼碎分析,让图纸上的线条变成能抵御洪旱的钢铁脊梁——这才是水利人最美的成长轨迹。”
财富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